中医医师考试答案
选课中心 APP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类 > 中医医师 > 考试答案 >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疮疡疾病1:发、有头疽、疖、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疮疡疾病1:发、有头疽、疖、

更新时间:2020-08-31 20:16:23 来源: 阅读量:

【摘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疮疡疾病1:发、有头疽、疖、考必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疮疡疾病1:发、有头疽、疖、的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疮疡疾病1:发、有头疽、疖、疔、痈

已经进入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备考期,考必过小编为大家奉上“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疮疡疾病1:发、有头疽、疖、疔、痈”,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疖、疔、痈、发、有头疽

1.疖:

(1)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肿势局限,范围多在3cm左右,临床分暑疖(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疖的治疗方法以清热解毒为主。

(2)有头疖和无头疖的区别是有无脓头。

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头部,分为坚硬型和多发型,外治宜作十字形剪开。

疖病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

(3)疖辨证论治:

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暑热浸淫证——治法:清暑化湿解毒;方药:清暑汤。

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

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治法:健脾和胃,清化湿热;方药: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

2.疔:

(1)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其特点是疮形虽小,但根脚坚硬,状如钉丁,病情变化迅速,易毒邪走散。发于颜面部的疔疮,易走黄而有生命危险;发于手足部的疔疮,易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

(2)颜面部疔疮与疖的鉴别:疖好发于颜面部,但红肿范围不超过3cm,无明显根脚,一般无全身症状。疔疮肿势范围约3——6cm,但根深坚硬,状如钉丁,重者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3)颜面部疔疮的辨证论治:

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火毒炽盛证——治法:凉血清热解毒。方药: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4)手足部疔疮包括:蛇眼疔、蛇头疔、蛇肚疔(形似小红萝卜)、托盘疔、足底疔。

(5)手足部疔疮成脓期切开引流要求:

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开引流。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形切口,必要时行对口引流;蛇肚疔宜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

(6)红丝疔的外治宜用砭镰法。

3.痈:

(1)概念与特点:痈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结块范围多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恶寒、发热、口渴等症状。

(2)痈的辨证论治:

火毒凝结证——治法:清热解毒,行瘀活血。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发于上部,加牛蒡子、野菊花;发于中部,加龙胆草、黄芩、山栀;发于下部,加苍术、黄柏、牛膝。

热胜肉腐证——治法:和营清热,透脓托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气血两虚证——治法: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3)颈痈

颈痈是发生在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俗名痰毒,又称时毒。其特点是多见于儿童,冬春易发,初起时局部肿胀、灼热、疼痛而皮色不变,结块边界清楚,具有明显的风温外感症状。

辨证论治:风热痰毒证——治法:散风清热,化痰消肿。方药: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

4.发:

(1)发是病变范围较痈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常见的发有生于结喉处的锁喉痈、生于臀部的臀痈、生于手背部的手发背、生于足背的足发背。

(2)锁喉痈辨证论治:

痰热蕴结证——治法: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热胜肉腐证——治法:清热化痰,和营托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热伤胃阴证——治法:清养胃阴;方药:益胃汤加减。

(3)臀痈辨证论治:

湿火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湿痰凝滞证——治法:和营活血,利湿化痰;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气血两虚证——治法:调补气血;方药:八珍汤加减。

5.有头疽:

(1)特点: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12cm,大者可在30cm以上。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并容易发生内陷。

(2)按局部症状分为四候:

《疡科心得集·辨脑疽对口论》云:“对疽、发背必以候数为期,七日成形,二候成脓,三候脱腐,四候生肌。”

初期:局部红肿结块,上有粟粒状脓头,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此为一候。

溃脓期:疮面腐烂形似蜂窝,肿势范围大小不一,常超过10cm,甚至大逾盈尺;伴高热口渴,便秘溲赤。此为二——三候,病变范围大者往往需3——4周。

收口期:脓腐渐尽,新肉生长,肉色红活,逐渐收口而愈。此为四候,常需1——3周。

(3)有头疽的辨证论治:

火毒凝结证——治法:清热泻火,和营托毒;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湿热壅滞证——治法:清热化湿,和营托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阴虚火炽证——治法:滋阴生津,清热托毒;方药:竹叶黄芪汤加减。

气虚毒滞证——治法:扶正托毒;方药: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4)外治法:

初起未溃,患部红肿,脓头尚未溃破,属火毒凝结证或湿热壅滞证,金黄膏或千捶膏外敷;阴虚火炽证或气虚毒滞证,冲和膏外敷。

6.掌握疖(3cm左右)、疔(3——6cm)、痈(6——9cm)、发(比痈大)、有头疽(超过9——12cm,大者可在30cm以上)的特征性表现及辨证论治。此部分内容可以多种题型考查。

注意痈包括:颈痈;发包括:锁喉痈、臀痈、手发背、足发背。锁喉痈和臀痈易被错认为属于痈,此处易错,要特别注意。

一、A1型选择题

1.颈痈风热痰毒证治疗宜选用

A.五味消毒饮

B.牛蒡解肌汤

C.仙方活命饮

D.黄连解毒汤

E.普济消毒饮

2.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范围多在6——9cm左右,易肿、易脓、易溃、易敛之病是

A.疖

B.疔

C.痈

D.发

E.有头疽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B。颈痈风热痰毒证治法:散风清热,化痰消肿。方药: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

2.【答案及解析】C。痈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结块范围多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恶寒、发热、口渴等症状。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外科疾病治法(内含考试题)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中医执业医师外科学易错考点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以上就是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疮疡疾病1:发、有头疽、疖、的内容,更多资讯请及时关注考必过网站,最新消息小编会第一时间发布,大家考试加油!

分享到: 编辑:xiang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