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考试答案
选课中心 APP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 > 自考 > 考试答案 >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及答案【三篇】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及答案【三篇】

更新时间:2017-11-10 14:39:45 来源: 阅读量:

自考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广东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自考网权威发布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及答案【三篇】,更多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及答案【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自考网。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及答案【三篇】自考网权威发布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及答案【三篇】,更多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及答案【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自考网。

【导语】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及答案【三篇】》供您查阅。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真题】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及答案】

1. 心理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意识、注意等属于(A)

  A.心理状态B.心理过程 C.个性心理D.社会性

  2. 有些父母坚持认为“望子成龙”、“养儿防老”,对子女过于严厉甚至失去了爱,导致儿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这主要表明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A)

  A.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及教养方式B.父母亲的文化修养C.父母亲的个性特征D.父母亲之间的关系

  3. 由紧张刺激物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和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是(B )

  A.挫折B.应激C.压抑D.冲突

  4. 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D)

  A.心理防御机制B挫折 C心理应激D心理冲突

  5. 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也可以进行心理辅导,这些学生适用的心理辅导是(C )

  A.适应性辅导B.教育性辅导C发展性辅导 D.学习性辅导

  6. 心理辅导目标的制定原则不包含(D)

  A.由辅导双方共同制定目标 B.中间目标和终极目标相统一C.辅导目标必须具体可行 D保证辅导目标的全面性

  7. 学校心理辅导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是(C)

  A.开设心理辅导课 B.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C.个别辅导 D.小组辅导

  8. 心理辅导中巩固与结束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巩固效果,另一项是(D)

  A.指导帮助B.达成共识C.回顾总结D.追踪调查

  9. 辅导过程中,来访者集中精力沉浸在思绪和感受之中,因而出现了沉默,这属于(D )

  A.自发性沉默B.冲突性沉默C.尴尬性沉默D.创造性沉默

  10. 世界上第一个编制出的心理测验属于(D)

  A.人格测验B.心理健康测验C.职业心理测验D.智力测验  11. 下列心理学家A)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者之一。

  A.弗洛姆B.班杜拉C.麦肯鲍姆 D.艾里斯

  12. 最先提出“行为治疗”概念的是(A)

  A.斯金纳B.班杜拉C.拉斯D.华生

  13. 相声表演属于下列哪种心理辅导课程教学方法(A

  A.角色扮演法 B.价值观辨析法C.榜样引导法D.行为强化法

  14. 下列治疗技术中不属于认知重建法的是(C)

  A.三栏目技术B.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C.放松法D.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15. 个人中心法的主要辅导目标是(D)

  A.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B.消除不良行为,代之以更有效能的行为

  C.帮助来访者找出他头脑中不合理的、扭曲的观念,并建立较为现实的认知问题的思维方法

  D.提供一个安全和信任的辅导气氛,使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

  16. 自我暗示是(C的一种有效手段。

  A.增强自我意识B.改善人际关C.调节情绪D.预防学习疲劳

  17. 下列不良个性卫生问题中可以用敌意矫正训练法的是(B)

  A.自卑B.偏执C.自负 D.压抑

  18.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复习,经过两天会忘记(D)就会忘记。

  A.1/4左右B.1/3左右C.1/2左右D.2/3左右

  19. 中学阶段的友谊特征不包含(C)

  A.稳定性B.亲密性C.排他性D.矛盾性

  20. 不适用于多动症儿童的辅导方法是(A)

  A.系统脱敏法B.精力释放法C.自控训练法D.行为强化法  二、多选

  21. 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ACD)

  A.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B.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

  C.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D.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E.精神饱满,情绪稳定

  22. 学校心理辅导中常用的倾听技术包括(ABCDE)

  A.非言语关注 B.重复 C.重读D.询问E.情感反应

  23. 心理辅导常用的方法包括( ABCE)

  A.行为转变法 B.个人中心法 C.认知重建法 D.角色扮演法E.价值观辨析法

  24. 人际交往的基本功能是(ABCDE)

  A.信息交流功能B.提高学习、工作效率C.促进人的身心健康D.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 E.获得知识的手段

  25. 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包括(ABE)

  A.小组讨论法B.脑力激荡法C.奖励法D.角色互换法E.两难问题法

  三、填空题

  26. 就心理卫生来说,自我意识良好的核心是自知和自爱_。

  27. 学校心理辅导从目标和内容上可以分成适应性辅导适应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两种类型。

  28. 心理评估的综合性原则是指在心理评估中除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外,还要根据需要结合运用多种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以取得最佳的评估效果

  29. 问卷一般可分为开放型、封闭型和图画型三种类型。

  30. 精神分析的辅导方法主要有自由联想、移情、阻抗和阐释。

  31. 罗杰斯认为,无条件的尊重是使来访者人格产生建设性变化的关键条件。

  32. 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包括小组讨论法、两难问题法和脑力激荡法。

  33. 常用的行为强化法包括奖励、惩罚和强化不相容反应。

  34. 在自我认识中,_自我评价具有核心意义,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

  35. 从性心理的变化看,青春期性心理的变化是以性意识的变化为代表的。  五、简答题

  39. 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总目标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总目标是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调节中小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让学生懂得自我心理保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和心理素质全面提高,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

  40. 请对学校心理辅导中常用的影响技术加以简要说明。

  学校心理辅导中常用的影响技术包括指导、解释、自我开放、和影响性摘要等。(1)指导:指导就是辅导人员直截了当地指示来访者做什么和说什么,或者如何做和如何说。这是对来访者独具影响力的技术之一。(2)解释:解释就是为来访者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某种看法,或者说,是辅导人员依据某一理论架构或个人经验,对来访者的问题、困扰做出合理化的说明,从而使来访者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自己的问题,并进一步改变其思想、观念与行为。(3)自我开放:自我开放又称自我暴露或自我揭示,是指辅导人员说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及生活等与来访者共同分担或分享。(4)影响性摘要:影响性摘要是指辅导人员将自己所谈的主题、观点、意见等信息,经整理组织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给来访者。

  41. 简述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

  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或手段。所谓心理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们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1)正确认识心理测验:正确认识心理测验是科学使用心理测验的前提;(2)保护测验内容,防止滥用测验;(3)做一名合格的测验者,维护心理测验的声誉;(4)根据测验的目的与对象特点,选用适宜的心理测验;(5)应慎重地解释与使用心理测验的结果。

  42. 简述呼吸调节法及其原理与方法。

  呼吸调节法是处理情绪波动的有效方法,通过深呼吸,可以使波动的情绪及时稳定下来。呼吸调节法原理: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快速呼吸会使体内进入大量氧气,呼出大量二氧化碳,可是如果二氧化碳呼出过多,会使血液中的为二氧化碳失去平衡,时间一长,会使中枢神经迅速做出抑制的保护性反应。这时,如果采用加深或放慢呼吸频率方法,一段时间内,就会起到安静情绪的作用。呼吸调节的方法:首先,呼吸要和动作一致,在呼吸时配合身体的动作。其次,坐端正,身体放松,做深呼吸。要掌握住四点:一是必须分阶段地一次一次做下去;二是吸足气后,不要立即呼出,要尽量使这口气一直沉到腹部;三是绝对不要勉强用劲、乱用或用劲过大,否则便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四是让呼吸与脉搏同步,如果以脉搏的跳动次数为标准,那么,吸、止、呼的比例平均为1:4:2.

  六、论述题

  43.试述个别心理辅导的操作步骤及每个步骤需要完成的任务。个别心理辅导的操作步骤:学界对心理辅导的操作步骤的一种观点认为:它分为开始、指导与帮助、巩固与结束三个阶段。(1)始阶段需要完成三项任务:即建立辅导关系,掌握学生材料,进行分析诊断。建立真诚、信任、接纳的辅导关系,是心理辅导的起始点和基础。这要求辅导人员在初次会谈时,向来访的学生进行简明扼要的自我介绍,对辅导的性质、限度、角色、目标以及特殊关系等向来访者做出解释。掌握来访者的资料,包括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班级、家庭、社会生活背景、自身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也包括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在收集资料的同时,进行分析、鉴别、诊断。从中确定心理问题的性质、程度,并寻找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2)指导与帮助阶段有三项任务:制定辅导目标、选择辅导方案和实施指导帮助。制定的辅导目标必须是双方共同努力、相互交流并最终达成的一致目标,有针对性,中间目标和终极目标一致,目标具体可行。根据制定的心理辅导的目标,选取相应的辅导方案,按照要求该方案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并告之来访者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在选择方案和制定计划后,立即进入实施指导与帮助过程,需要根据不同辅导方法的不同要求,灵活运用观察、倾听、影响等技术,提高来访者的自知力,促其人格的完善、成长和问题的解决。(3)巩固与结束阶段需要完成巩固效果和追踪调查两项任务。巩固辅导效果是,辅导人员需要向来访者指出其已经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和来访者一起对心理问题和辅导过程作一个回顾总结,指导来访者将已获得的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追踪调查在结束后的数月至一年间进行,可以要求来访者填写信息反馈表,或者约来访者定期前来面他,或者访问他人等。

  44请说明什么是行为强化法的奖励和惩罚,以及采用奖励和惩罚应该注意之处,并结合我国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你自己对奖励和惩罚两种方法的观点。

  (1)行为强化法是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强化是指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主要有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由于负强化和惩罚的效果不稳定,教育中多采用正强化。

  (2)奖励是指施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的事件,是一种正强化。奖励可分为社会性奖励、物质性奖励和活动性奖励。社会性奖励包括微笑、赞扬、拥抱、亲昵、抚摸等,这种奖励对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有效;物质奖励是用可消费的物品作为强化物,如食物、音乐、玩具、图片、代币等。活动奖励是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作为强化物,如自由时间、跳皮筋、踢球等。具体使用何种强化物要根据学生个人爱好而定,并且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奖励。奖励时应该注意:奖励的行为是具体的,奖励的选择遵循多次奖励仍不满足为原则,鼓励学生自我奖励。

  (3)惩罚是只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在学校,一般有两种类型的惩罚。第一类惩罚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批评、讲稿、记过,甚至开除学籍等。第二类惩罚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取消学生喜爱的某种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扣除行为得分,暂时收回某种奖励或暂时取消参加某种娱乐活动的权利等等。除此之外,让学生学会自我惩罚。运用惩罚时应注意:(1)避免不适当的惩罚,如体罚或变相体罚;(2)惩罚应有很强的针对性,重罚其事,轻责其人;(3)惩罚伴随说理教育,以提高惩罚效果;(4)力戒惩罚后又立即给予奖励。

  (4)我国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很多学生在家中受到的物质性奖励几乎到达泛滥的地步,需要培养的是他们的社会性奖励,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可以自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习题及答案】

  一、单择

  1. 下列哪一项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C)A.自我调控B.自我体验C.自我评价D.自尊心

  2. 生活在父母离异、父母不和等家庭环境中的中小学生比生活在双亲健全的家庭环境中的中小学生在成长中会遇到更多麻烦,这主要表明下列哪个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

  A.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B.父母的教养方式C.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个性 D.亲子关系

  3. 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一致性的主要表现是(D)

  A.工作角色的一致B.工作方法的一致C.内容的一致D.基本目标和任务的一致

  4. 学校心理辅导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是(A)

  A.进行分析诊断B.制定辅导目标C.实施指导帮助D.确定辅导方案

  5. 如果进行一个小时的辅导,一般开放式询问的谈话时间约占(D)

  A.12分钟B.22分钟C.32分钟D.42分钟

  6. 对心理现象的评估要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侧面予以分析,这体现了心理评估的(B)A.客观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动态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

  7.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属于(B)

  A.学习测验B.智力测验C.人格测验 D.心理健康综合测验

  8. 通过书面的形式,以设计的项目或问题为中介收集评估资料和数据的方法是(C)

  A.观察法B.谈话法C.问卷法D.测验法

  9. 在长期进行心理分析的过程中,来访者会把自己对父母、亲人等的感情和情绪依恋关系转移到辅导员身上,把他作为自己的父母、亲人等,这是(B)

  A.阻抗 B.移情 C.阐释D.自由联想

  10.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结构中遵循“快乐原则”的部分是(B)

  A.自我 B.本我C.超我D.意识  11. 在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者中,用“摆脱自卑感的补偿作用”来代替性本能的心理学家是(B)

  A.荣格B.阿德勒 C.弗洛姆D.艾里克森

  12. 当代用学习与行为理论来解释行为异常方面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C)

  A.弗洛伊德 B.巴甫洛夫C.斯金纳D.艾森克

  13. 艾里斯创立了理性情绪疗法,他把理性情绪疗法归纳为ABC理论,其中B代表(D)

  A. 外来的激发性生活事件B.出现在病人身上的不良结果C.有机体的反应 D.来访者内在的非理性的认知系统

  14. 下列不属于常用的榜样引导法的是(C)

  A.媒体教学B.参观C.社会性奖励 D.访问

  15. 让学生对一个问题自由地考虑可采用的方法,这是(B)

  A.两难问题法B.脑力激荡法C.行为强化法D.角色扮演法

  16. 舒尔兹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控制自己”,他据此创造了(C)

  A.表情调节法 B.合理宣泄法C.自主训练法 D.呼吸调节法

  17. 就小学生自我发展而言,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上升时期是(A )

  A.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B.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C.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 D.小学五年级到六年级

  18.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其内心世界逐步复杂,开始不大轻易将内心秘密表露出来,这是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之一,即(C )

  A.社会性B.过渡性C.闭锁性 D.秘密性

  19. 在心理健康欠佳的中小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表现出来的(B)

  A.只是心理障碍B.只是心理失调C.是心身疾病D.是神经症

  20. 精神功能受损程度已达到自知力严重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或保持对现实的恰当接触,以上表现属于(B)

  A.性变态B.精神病C.神经症D.人格障碍  二、多选

  1. 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包括(ABCDE)A.遗传因素B.体质因素C.性别因素D.年龄因素E.器质性因素

  2. 一个有效的心理辅导人员应学会观察和表现的非言语行为有(ABCDE)A.目光注视B.沉默C.空间距离D.面部表情E.身体语言

  3. 个人中心法的具体辅导目标包括(ABD)A.使来访者对经验开放B.使来访者信任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C.使来访者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 D.使来访者能够形成自身内在的评价标准E.使来访者能克制自己的冲动

  4. 常用的角色扮演法有(ABCD)A.相声表演B.哑剧表演C.角色互换D.小品表演E.歌唱表演

  5. 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表现为(CDE)A.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B.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C.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D.思维的独立性日益增强E.思维的批判性日益增强

  三、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 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就是通过学校有意识地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2. 心理评估的动态原则,是指辅导员要运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力求做动态的考察。

  3. 精神分析法的基本辅导目标一是使_潜意识_意识化,二是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_冲突。

  4. 系统脱敏法由精神病学家沃尔帕首创。常用的行为强化法包括奖励、惩罚和强化不相容反应。

  5. 学校心理辅导常用的心理评估法主要有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个案法74. 代币法又称代币奖励强化法_代币管制法,是一种通过强化而形成某种期望出现的适应性行为的方法。

  6. 在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时,提问的方式有两种,即质疑式和夸张式_

  7. 初中生情绪变化的两极性表现为复杂与简单共存、强与弱共存、波动与稳定共存和微妙的隐蔽性

  8. 人格障碍表现为情感和意志行为异常,感知和智力并无异常。

  9. 焦虑症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焦虑发作和广泛性焦虑症两种类型。  五、简答题

  1.请简述在学校心理辅导的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是学校心理辅导中一项重要原则。学校心理辅导就其基本功能来看是适应性功能与发展性功能。但应看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虽然从整体上来看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发展与适应问题,但也有一些中小学生由于心理脆弱,不良社会生活事件及应激等而出现一些心理疾患与行为偏差。而一旦出现严重心理疾患与行为偏差就会对学生个体、家庭及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后果。及时预防学生心理疾患及行为偏差的产生,对于从总体上提高学校心理辅导的效能是有着重要而积极意义的。

  2. 心理测验的特点: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或手段。所谓心理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们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心理测验的特点:

  (1)心理测验的间接性:心理测验直接测量到的不是人的某种具体心理现象本身,而是人的心理行为。(2)心理测验的典型性:心理测验测量到的只是人的行为的典型样组。(3)心理测验的系统性: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套标准化的系统程序。(4)心理测验的科学性:心理测验相对其他测量手段来说具有科学性,它在测验项目的选择上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在编制方法上依据科学标准,在分数解释上有统一规范,而且要对测验的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等良好测验指标进行检验和说明。

  3. 简述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 价值观辨析法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自己较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有:小组讨论法、两难问题法、脑力激荡法等(1) 小组讨论法:针对某一问题情境,问题应为开放性问题,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分组方式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使匹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小组内成员均可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最后形成小组意见。(2) 两难问题法:教师利用假定的、设计的或真实的两难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激起内心价值的冲突,触动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产生不满足感,以达到改变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提高心理水平。(3) 脑力激荡法:此方法允许学生对一个问题能自由地考虑可采用的方法。

  4. 请简要描述愤怒的表现和控制方法。 愤怒的表现:(1)一发火就骂人、砸东西,甚至打人。(2)情绪反应十分简单,缺乏幽默感,不会开玩笑,对于满意的事沉默不语,对于不满意的事常会通过吵架、发脾气等方式解决。(3)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心理防御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发泄。(4)对很小的事也沉不住气(5)脾气暴躁,一触即发,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当时不能自控,事后又特别后悔。(6)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说,尤其在情绪激动的时候。(7)路上的石子、玩具、文具等常是受害者。愤怒的控制方法:(1) 情境转移法(2)理智控制法(3)评价推迟法(4)目标升华法

  六、论述题

  1.)请论述心理评估的原则?心理评估的原则体现的是开展心理评估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心理评估应该遵循六个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心理评估的客观性原则是指在心理评估的过程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依据被评估者的客观心理事实和科学的方法,对其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的评估,防止主观臆断,更不允许猜测虚构。(2)整体性原则心理评估的整体性原则是指在心理评估过程中,要运用系统观点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整合研究,同时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进行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分析。(3)动态性原则心理评估的动态性原则,是指辅导员要运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力求做动态的考察,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轨迹和外部影响的脉络,防止僵化的评估模式对评估工作的干扰。(4)综合性原则心理评估的综合性原则是指在心理评估中除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外,还要根据需要结合运用多种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以取得最佳的评估结果。(5)指导性原则心理评估的指导性原则是指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做出评价后,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以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心理问题的结局和心理的健康发展。(6)保密性原则心理评估的保密性原则是辅导员最基本的道德水准和从事评估的最基本要求,是鼓励来访者真实提供材料的基础,也是对来访者的人格与隐私权的最大尊重。

  2、一些同学有这样的想法:“我是差生,考试成绩总不好,不是学习的料。”“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高不大,可能是我天生比别人差,我现在总觉得别人瞧不起我。”请分析这些同学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常用的辅导方法。

  存在的心理问题:(1)“我是差生,考试成绩总不好,不是学习的料”,“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高不大,可能是我天生比别人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引申(过度泛化)的不良认知。过度引申是指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做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也就是说从一个琐细事件出发引申做出结论。该学生仅从考试成绩不好就引申出了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的结论,是不对的。(2)“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高不大,可能是我天生比别人差”。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该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了夸大的不良认知。即对客观事件的意义做出歪曲的评价。他只因为刻苦学习了以后没有取得想要的成绩就认为自己是天生比别人差。(3)“我是差生,考试成绩总不好,不是学习的料。”“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高不大,可能是我天生比别人差,我现在总觉得别人瞧不起我。”从中还可以看出走极端的思维的不良认知。即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把生活看成是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常用的辅导方法:(1)三栏目技术:通过改变认知失真进而改变人的消极情绪。(2)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辩论的核心是帮助来访者向其不合理信念提出挑战和质疑,以动摇其信念。(3)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帮助来访者想象当时的情景,重新进入那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进一步探求来访者当时的想法,可能就会找出不合理信念。

分享到: 编辑:admin